想讓孩子長得高方法千萬別選錯 |
發布日期:2018/3/4 發布者:佚名 共閱57968次 |
讓孩子長高的誤區 怎樣的孩子才算矮? 家長們也可參照以下3種簡單方法來判斷孩子是否屬于偏矮:①孩子始終比同班小朋友矮半個頭;②長得慢,一條褲子可以穿兩三年;③根據2~10歲兒童平均身高計算公式——年齡×7+70(厘米),若發現孩子的身高低于平均身高5~10厘米,則屬偏矮。 總醫院小兒內分泌專家劉戈力主任告訴記者,怎樣讓孩子長得更高是臨床上很多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但是經常有人選錯方法。 誤區一:等待和僥幸心理 小強如愿以償地考上了天津一所著名的大學,報到當天,把報名、住宿、行李等一一安排停當,父親就趕緊帶著小強直奔生長發育門診。18歲的小強身高不到1.6米,其實他從小身高就不達標,但老人說,沒事,二十三還躥一躥呢,抱著這種僥幸心理,再加上學習任務繁重,家人就想等到高考完了再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當醫生告訴小強和他父親,他的骨齡已經過了最好的生長發育時段,骨骺已經閉合,身高已經不可能再有大的變化時,小強和他爸爸都是一臉失望,特別無助。 劉主任介紹:人們的身高的生長發育主要有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3歲以下,為快速生長期,出生后第一年到3歲可以長大約45厘米;3歲到青春期開始前為生長減緩期,平均每年長5~7厘米的樣子;青春期后就進入了生長加速期,這個階段男孩大約增長25~28厘米,女孩子也會長25厘米左右。判斷孩子青春期到來的簡單方式就是女孩胸部開始發育,男孩開始變聲,這個階段是孩子們身高突增期,到女孩月經初潮和男孩首次遺精后進入青春期后期,生長減緩。 民間“二十三躥一躥”的說法與實際情況有明顯差異,現在的孩子們青春期提前,躥個兒的時間也提前了,但青春發育后期生長的潛能很小。如果發現孩子身高不足,在青春期的前一段干預效果最好。 準確測量骨齡,評估發育狀況可以更科學的干預孩子的身高問題。盡管兒童發育有早晚,依據科學的骨齡臨床檢查由專業醫生判斷發育的情況,切莫因僥幸心理延誤了治療時機。 誤區二:信廣告不信醫生 明明從小學舞蹈,學鋼琴,媽媽擔心她不夠高,從8歲就開始吃各種名目的增高食品,想讓明明將來去做服裝模特!每周媽媽都從各種渠道搜集資料,精心篩選其中有關能長高的信息。可是等明明長到18歲,只有1.55米。這時基本上她的身高已經定型了。 總醫院兒科楊箐巖主任指出:很多增高產品廣告會告訴大家,吃了這個藥每年能長4~6厘米,這是青春期生長發育的正常值,只要營養均衡、合理運動、睡眠充足,不吃這些東西也能長這么多。如果過早的給孩子吃某些增高產品還可能使小兒過早發育,影響最終身高。 如果孩子確實有身高問題,需要注射一種藥物,叫“生長激素”,很多家長會覺得打針不方便,孩子又怕疼,所以尋求口服藥物。但由于這種藥物很容易被胃液破壞,這類藥物沒有口服的。對于是否需要注射“生長激素”,需要打多少,一定要到正規醫院,進行科學的檢查和評估,在兒科內分泌醫生的正確指導下使用。 誤區三:選錯醫生延誤了最佳醫治時間 洋洋來自偏遠的小城,長期食欲不好,精神不振,腸胃不適,身材矮小,在當地一個中醫院一直以來按脾胃失調治療,效果并不明顯。到總醫院檢查后發現,洋洋患有甲狀腺功能減低,在有針對性地補充了甲狀腺素后,洋洋食欲好了,活潑了,以往的不適都沒有了,個子也長高了。 共2頁 1 2 下一頁 閱讀全文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