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住孩子身高的三大元兇 |
發布日期:2018/3/4 發布者:佚名 共閱58419次 |
究竟是什么“拖”住了孩子的身高?今天,就讓兒內科專家為你“緝拿元兇”。 元兇一:危機意識薄弱 [民間說法]“身高發育有早有晚,小時候矮點也不要緊,青春期的時候再給他多補補,肯定能追上。” [類型診斷] 守株待兔型 [專家觀點]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兒內科主任王偉教授為我們分析了這樣一個現象:“很多身材矮小的孩子來看病的時候,年齡已經過大,骨骼已接近成年骨骼,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即使勉強治療或用一些藥物,效果可能較差。最佳的治療年齡應為四五歲以后。” 據王偉教授介紹,在小兒的生長發育過程中,骨骺的生長發育對身高起著決定性作用。過了青春發育期,骨骺全部骨化,骨骼就不再有生長的空間,身高也就不會再增加。矮小患者起治年齡對治療效果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起治年齡偏大,對成年身高貢獻較小。早期治療可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的成年身高。因此,在兒童保健期經常不達標的兒童,應該到兒科內分泌科隨訪,家長不能抱著“等等看”的心態慢慢來。 共3頁 1 2 3 下一頁 閱讀全文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