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怎樣配置更合理? |
發布日期:2018/3/4 發布者:佚名 共閱57540次 |
目前我國個人養老保險體系主要由社會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兩部分組成。社會養老保險作為基礎保障,只能滿足個人基本生活需求。如果想在退休后過上更安穩的生活,個人還應該配置一些商業養老保險。 自由職業者也可繳納社會養老保險 雖然社會養老保險不足以支撐全部的養老開支,但是也可以滿足一些基本保障。一般簽訂正式勞動合同的工作者每月工資中會自動扣除社會養老保險金,另一些自由職業者或者個體戶則需要自行繳納社會養老保險金。 自由職業者是指具有本市城鎮戶口,男性未滿60周歲,女性未滿55周歲,未與單位建立勞動關系,但從事有一定合法經濟收入的自雇人員。按照相關規定自由職業者繳納社會保險費,采用指定銀行以個人儲蓄卡繳費的形式,約定扣款時間,按月足額進行繳納,也可按季繳納。 自由職業者繳納養老保險金比例各個地區略有不同。如上海地區規定自由職業者繳納城保基數的上、下限,在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收入的300%和60%之間確定,養老保險金繳費比例為30%。自由職業者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后,社保機構按本人繳納基數的11%為其建立個人養老保險賬戶。 自由職業者若男性年滿60周歲,女性年滿55周歲,繳費年限(含連續工齡)滿15年,即可申請領取養老保險金。如個別人員到達退休年齡時,仍在繼續從事自由職業并有合法經濟收入的,經本人申請,也可繼續延長繳費l至5年。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自由職業者,其退休條件和養老金計發辦法與國有、集體企業職工完全一致,即養老金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養老金兩部分。 商業保險越早買越好 目前商業養老保險主要有四種,一種是固定利率的傳統型養老險,預定年利率最高為2.5%。一種是分紅型養老險,通常有保底利率,但比傳統型養老險低,養老金的多少和保險公司收益有一定關系。一種是萬能型壽險,這一類產品在扣除部分初始費用和保障成本后,保費進入個人投資賬戶,有保證最低收益,目前一般在1.75%~2.5%,有的與銀行一年期定期利率掛鉤。除了必須滿足約定的最低收益外,還有不確定的“額外收益”。最后一種是投資連結保險,也叫“基金的基金”,是一種長期投資的手段,設有不同風險類型的賬戶,與不同投資品種的收益掛鉤。不設保底收益,保險公司只是收取賬戶管理費,盈虧全部由客戶自負。 “購買養老保險,當然是越早越好。”平安人壽理財師楊春光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財商》采訪時表示,商業養老保險,保險公司給付被保險人的養老金是根據保費復利計算產生的儲蓄金額。因此,投保人年齡越小,儲蓄時間越長,繳納的保費就相對較少。“但目前由于大家養老意識不足,大多數客戶都是在35~45歲時才開始買商業養老保險。” 至于應該購買何種養老保險產品,楊春光表示,如果對于資金流動性要求不高,建議購買傳統型養老產品,或者購買兩全型保險,在兩全險到期后,將返還的資金轉為養老年金。如果為了防止臨時用錢情況,投保人可選購投連險和萬能險,這兩種險種領取方式比較靈活,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時提出申請。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